女人真的比较能接受肉体出轨吗?
浏览量:936
点赞:863
收藏:826
妳觉得男人比较能够接受精神出轨,还是女人?那幺肉体出轨呢?如果硬要妳选择一个,对妳来说,精神出轨比较痛,还是肉体出轨比较痛?哪一种会让妳更嫉妒、更无法原谅对方?
精神出轨与肉体出轨的战争
多年来心理学家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论战,都没有形成共识,不过,我们还是可以简单的摘要这几年来心理学家们「笔战」的结果如下(研究细节请点此):
1.根据亲代投资理论(Parental-Investment Theory, PIT),男人比女人更不能够接受肉体上的出轨。因为这样男人会担心:「肚子里面的孩子究竟是谁的?」但女人总是不可能怀疑孩子不是自己的吧?女人真正需要担心的是,如果男人移情别恋爱上别的女人,自己会不会冒着没有人可以养的风险[1]。
讲是这样讲,但是妳用脚毛想也知道第一点有很大的问题——那个女人现在还靠男人养?而且如果妳真正跟妳的伴说:「我怀孕了」,我想他第一个表情应该不是问妳说「是谁的?」而是会担心自己能不能养得起。
2.虽然许多研究都重複做出上面的结果,不过有心理学家指出,那是因为用强迫选择的方式所造成。如果妳问两性,他们对两种出轨的在意程度(一到六之类的),妳会发现不论是男人或女人,对于两种出轨都一样在乎[2]。
3.但这个说法立刻就被打脸,不论是用想像的方式,或是找那些真的被背叛过的人来问,结果都是一样的:男人更在乎肉体出轨,女人更在乎精神出轨[3] [4, 5] [6]。
4.心理学家觉得,这样跳来跳去有天会跳到脚抽筋。要跳脱出这个无限回圈的方法,就是加入别的东西来讨论。结果发现,对于感情比较没有安全感的人(焦虑或是逃避依恋者),会更在乎对方的「性」是否对自己忠诚[7]。
双向失信
那些过去对于自己比较没有自信,对伴侣又不够信任的人,常常会活在一种「双向失信」的担忧里面:他真的能够一直爱我吗?会不会有一天他就会发现其实我没有那幺好,而去爱上别人,甚至和别人发生性关係?
当然,不同的依恋风格,会採用不同的嫉妒方式:当焦虑依恋者发现对方可能有出轨的嫌疑时,他可能会利用「做爱」来挽回爱;但如果是逃避依恋者,可能会疏离伴侣、把他推开[8]。如果妳是两种类型的混合,妳的伴又不幸出轨,那幺妳大概会活在这一拉一推的两个纠结小剧场当中。
在複杂的关係里看见不安
我们活在一个「碎片式恋爱」的年代,透过网路、脸书、即时通讯软体,妳会发现我们的联络和关係建立,常常是在一来一往的破碎当中进行。而越是破碎的年代,我们却越想要追求一个整合、一劳永逸的答案,不论是对于关係、恋爱、或是背叛。
「永远别指望複杂的人际关係,有一个一劳永逸的解答。如果妳一直想要找到一个确定的答案,或许妳该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去追寻,而是去看见妳内心的不安。」好友青鸟这样说。
或许,当妳真正去看见问题背后的不安的时候,不再用这些标籤与两难来为难自己的时候,妳也才能看见,从过去到至今,是什幺困住了妳的前进。
延伸阅读
1. Buss, D.M., et al., Jealousy and the nature of beliefs about infidelity: Tests of competing hypotheses about sex differences in the United States, Korea, and Japan. Personal Relationships, 1999. 6(1): p. 125-150.
2. DeSteno, D., Mismeasuring Jealousy: A Cautionary Comment on Levy and Kelly (2010). Psychological Science, 2010. 21(9): p. 1355-1356.
3. Edlund, J.E., et al., Sex differences in jealousy in response to actual infidelity. Evolutionary Psychology, 2006. 4: p. 462-470.
4. Bohner, G. and M. Wanke, Priming of AIDS and reactions to infidelity: Are sex differences in jealousy context-dependent? Zeitschrift Fur Sozialpsychologie, 2004. 35(3): p. 107-114.
5. Wiederman, M.W. and E.R. Allgeier, GENDER DIFFERENCES IN SEXUAL JEALOUSY - ADAPTIONIST OR SOCIAL-LEARNING EXPLANATION. Ethology and Sociobiology, 1993. 14(2): p. 115-140.
6. Edlund, J.E., Jealousy Reconsidered: A Reply to DeSteno (2010). Evolutionary Psychology, 2011. 9(1): p. 116-117.
7. Levy, K.N. and K.M. Kelly, Sex Differences in Jealousy: A Contribution From Attachment Theory. Psychological Science, 2009. 21(2): p. 168-173.
8. Birnbaum, G.E., et al., The Thin Line Between Reality and Imagination: Attachment Orientations and the Effects of Relationship Threats on Sexual Fantasies.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, 2008. 34(9): p. 1185-1199.
>>看更多本周HOT ISSUE【到什幺程度才算偷吃?】